4月21日,
公安部交管局下发了一则
在全国范围内部署
“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的通知:
6月1日起,公安交管部门将加强执法管理,依法查纠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骑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以及汽车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行为。
消息传出1个月,电动车头盔成了“网红”。尽管昨天公安部交管局称,6月1日起的执法处罚范围暂时仅在骑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但电商平台上的电动车头盔早已一“盔”难求。如此供不应求,价格也被翻了好几倍。据一位浙江温州的头盔作坊老板透露,他10天净赚了800万。
大家都知道,交管部门下达的这个要求并不是为了赚钱,而是为了摩托车/电动车驾驶员的安全着想。地面上的驾驶员有头盔提高安全系数,咱们天上的驾驶员也有。
近日,多位航空大V引用了航知两年前的说法:歼20的头盔值北京一套房。那么飞行员的头盔里,究竟暗含了什么奥秘呢?
早期飞行员的帽子特别简单,功能也较为单一,防寒为主。随着飞行任务的日益复杂,飞行员头部装备很快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咱们中国航空先驱秦国镛带了一定看着很特别的飞行头盔,这种飞行头盔很简单,主要是防撞、保护脑部、颈椎。是不是真有防护功能,很难说。不过类似的功能还是经过严格测试的。秦国镛是东亚第一所航空学校——南苑航校的校长。
戴飞行头盔的秦国镛校长。南苑航校成立于1913年,是中国乃至东亚第一所航空学校。图中飞机即是中国史料中的“高德隆”。(图片鸣谢:PATTI GULLY)
咋测试?
这种世界第一代飞行员头盔
需要撞墙测试。
到了二战的时候,
飞行员头部装备整合了通讯设备。
到了二战后的朝鲜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的头部装备带着无线电耳机的飞行员皮帽。这种飞行员皮帽一直是社会主义国家空军飞行员的基本装备。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比较系统地了解美式飞行头盔,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当时国民党空军飞行员徐廷泽驾驶F-86战斗机起义,回归大陆。我国著名试飞员葛文墉不仅试飞了这架飞机,也试用了美式的飞行头盔。图中就是葛文墉,他开始觉得头盔比帽子沉,不过很快就适应了。除了防撞,这种飞行头盔上有滤光镜,可以减轻高空飞行眩光的影响。另外,一旦需要弹射跳伞时放下滤光镜,可以减轻气流的吹袭。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二代飞机像歼7,飞行高度经常在万米以上了,当时的飞行员头盔是这样的,整合了氧气面罩。
不过相比起欧美俄等航空强国,中国空军在头盔研究领域起步较晚,也仅仅是把头盔作为帽子使用,至多是整合进了防护、通讯、供氧功能,以及滤光镜。直到1992年,中国引进苏-27战斗机,同时引进了上千枚R73导弹和Shchel-3UM头盔瞄准具,中国飞行员的头盔才开始具备瞄准功能。
这之后,瞄准具开始广泛装备到中国飞行员的国产头盔上。但是它们还是与欧美有一段距离,为什么?只具备瞄准功能,信息化程度很低。而欧美飞行员的头盔是这样婶儿地。他们的头盔已经是一个可以综合各类信息的超级显示器,信息很直观,飞行员做出反应快。
歼20飞机都出来了,
中国的头盔显示器
还能继续落后下去吗?
放心吧,不会地
现代头盔显示器组件主要由头盔壳体、显示组件、头部跟踪器、传感器、发射与接收机、控制组件、计算机处理系统等构成。其中计算机处理系统是重点,它决定你是不是能看得准,反应是不是快。中国头盔显示器也具备了类似F-35全向感知的功能,从而做到了防撞、通讯、透视、指挥导弹机炮的多重功能。这种技术思路,现实,可靠,多重保险。
前年,新华社就曾报道,第四代战机还具有强大的信息采纳和集成能力。雷达、光雷、数据链、机械链、电子对抗……歼20“浑身都是鼻子眼睛”,能综合接收各种信息,再以优越的信息集成能力,用简洁、高效、友好的人机界面反馈给飞行员,实现“信息在眼前,操纵在指尖。”
科学家体验歼20头盔显示器。这张公开渠道发表的照片证明了歼20头盔显示器的存在。
喜欢航空的朋友都知道“平显”(HUD)。在现代战机上,众多飞行数据,如飞行高度、飞行速度、飞机姿态、瞄准光环等等,都被投射到这块晶莹剔透的大玻璃板儿上。这样飞行员就不用总是低头看座舱仪表,很直观地把各种数据和舱外的景象结合在一起,飞行、作战效率大增,既方便快捷,又安全。
除了保持平显,飞行员头盔也具备了类似F-35全向感知的功能,从而做到了防撞、通讯、透视、指挥导弹机炮的多重功能。这种技术思路,现实,可靠,多重保险。
F-22岁数较大,飞行员头盔功能显得比较保守。美国计划在2020年以前升级头盔。
目前F-22也是走的平显+头盔显示器的思路。
信息很明了。具体性能大家可以尽情猜。别问数据,真不知道。其实我们中国飞行员的头盔都这么先进了,去航知微店来一个模型一个挂饰如何?
有人说,一个歼20飞行员头盔的价格,可以在北京买一套房。这款头盔包+模型+挂饰一搭,买到以后,心中顿时升起了在北京买房的斗志!